有天Dr. Chen覺得左腋下出現不正常的疼痛,警覺性的開始注意是否為心臟轉移痛,
觀察了幾天,疼痛感漸漸地蔓延到左前胸...
這種無法形容的痛楚,有點像火燒,有點悶悶的痛,無確切壓痛點,時而劇痛時而隱隱作痛,
Dr. Chen自己做了幾個測試,確定不是心臟的轉移痛,應該是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,
回想起來應該是前幾日南下照顧親人,加上連日來工作的勞累所造成的抵抗力下降,才會讓帶狀皰疹見縫插針,
但是Dr. Chen又不敢確診,因為在皮膚疼痛處,沒有發現任何的紅點或是水泡,於是又拖了兩三天,
漸漸發現疼痛越發嚴重,於是乎還是得尋求專業判斷,找了知名皮膚專科醫師,診斷出: 帶狀皰疹
原來沒有出現紅點或是水泡的原因是因為Dr. Chen的抵抗力還夠壓制住病毒,
使它無法生長到皮膚表皮,只能在神經裡面作怪...
皮膚專科醫師建議,除了定時服藥(抗病毒),疼痛受不了才服用止痛劑以外,另外建議服用大量的B12
由於B12為水溶性,不用擔心過量服用,( B12可以促進神經修復以及紅血球生成 )
除了本身的抵抗力還能撐住,最主要可以讓病毒無法進一步作怪的原因應該是:脊骨神經調整
在覺得身體不適,胸悶之時,一度以為是感冒,於是調整過頸椎及胸椎,當下舒緩很多,而且不久就覺得十分疲憊
身體就進入休整狀態,還好當時有先見之明,調整脊椎關節,讓大腦得知有神經受到侵入,得以壓制病情。
帶狀皰疹簡介
罹患帶狀皰疹的原因是小時候長水痘痊癒後,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裡,
當免疫力、抵抗力下降時,病毒再度被活化,侵犯神經節,引起神經發炎疼痛。
帶狀皰疹的特徵是沿著此神經所分布的皮膚,會有紅疹、水泡及神經痛的不適感,
整個疾病發展過程約二到四星期。
在發作前四到五天會覺得身體不舒服寒顫或發燒,然後會感到一邊的胸部、軀幹或臉部會有灼熱感,
幾天後在同側疼痛位置會出現一群群簇出一起的紅色丘疹,很快變成水泡和膿皰,
水泡約五到七天乾燥結痂。形成水泡的同時會感到劇痛,這種感覺像神經抽痛或皮膚灼痛,
在臨床上不見得每個病人都有神經痛的問題,因人而異。
以年齡分布而言,30到60歲間發生率最高,此外免疫力機能較差的病人的發生率也比一般人高。
帶狀皰疹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,其中以胸部最為常見。
其次是頸部、頭顏面三叉神經分布區域、腰部、生殖器部位等。
患者如有合併視力模糊、結膜炎等,需至眼科追蹤;
若有排便、排尿困難等症狀,需依醫師指示住院觀察治療。
帶狀皰疹大部份都會自動痊癒。若能在初期皮膚有紅疹、長水泡的一到三天內服用抗病毒藥物,
可以縮短病程、減輕水泡愈發愈多的症狀。
有水泡產生時,盡量不要把水泡弄破, 用生理食鹽水濕敷或依醫囑塗抹藥膏,
需要保持患部清潔,以防細菌感染。
如果疹子、水泡出現三天後才服用,效果會差一點,
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映不盡相同,仍需依醫師指示服用抗病毒的藥物。
皮膚病灶好了以後,有些病患還會有神經痛存在,可能持續二到三個月或若干年。
神經痛的問題,可持續至皮膚科門診追蹤,依醫師指示服用消炎止痛藥、外用疼痛貼片,
若效果不彰,可轉介至疼痛科門診,尋求更進一步的治療。
帶狀皰疹患者水泡內的水痘病毒仍具活性。所以嬰幼兒盡量遠離患者以免感染,
若未曾得過水痘者或未曾施打過水痘疫苗者,仍應避免接觸照顧帶狀皰疹患者。
部分資料來自網路
留言列表